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专栏 > 创园科普知识

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

时间: 2021-01-04 15:05 来源:
【字体:

关联稿件

一、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类型

序号

指标

考核要求

备注

一、综合管理(8)

1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构

①按照各级政府职能分工的要求,设立职能健全的园林绿化管理机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有效行使园林绿化行业管理职能;

②专业管理机构领导层至少有1-2位园林绿化专业(其中地级以上城市至少2位)人员,并具有相应的城市园林绿化专业技术队伍,负责全市园林绿化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竣工验收到养护管理的全过程指导服务与监督管理。

2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维护专项资金

①政府财政预算中专门列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维护资金”,保障园林绿化建设、专业化精细化养护管理及相关人员经费;

②近2年(含申报年)园林绿化建设资金保障到位,与本年度新建、改建及扩建园林绿化项目相适应;

③园林绿化养护资金与各类城市绿地总量相适应,且不低于当地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定额标准,并随物价指数和人工工资增长而合理增加。

3

城市园林绿化科研能力

①具有以城市园林绿化研究、成果推广和科普宣传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独立或合作模式的科研机构和生产基地,并具有与城市(区)规模、经济实力及发展需求相匹配的技术队伍,规章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资金保障到位;

②近2年(含申报年)有园林科研项目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推广;

③开展市花、市树研究及推广应用。

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实施

①《城市总体规划》审批后一年内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制(修)订工作;

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具有相关规划资质或能力的单位编制(修订),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协调,并依法报批,实施情况良好。

①为否决项

5

城市绿线管理

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制制度,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和《城市绿线划定技术规范》(GB/T51163-2016)要求划定绿线,并在两种以上的媒体上向社会公布,设立绿线公示牌或绿线界碑,向社会公布四至边界,严禁侵占。

否决项

6

城市园林绿化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绿线管理、建设管理、养护管理、城市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古树名木保护、义务植树等城市园林绿化法规、标准、制度。

7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技术应用

①建立城市园林绿化专项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发布与社会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并有效运行;

②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实施动态监管;

③可供市民查询,保障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8

城市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

≥80%

二、绿地

建设(14)

9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36%

10

建成区绿地率(%)

≥31%

否决项

11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

人均建设用地小于105㎡的城市

≥8.00㎡/人

考核范围为城市建成区

人均建设用地大于等于105㎡的城市

≥9.00㎡/人

12

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80%;

5000㎡(含)以上公园绿地按照500m服务半径考核,2000(含)-5000㎡的公园绿地按照300m服务半径考核;历史文化街区采用1000㎡(含)以上的公园绿地按照300m服务半径考核。

否决项;考核范围为城市建成区

13

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

≥0.06

考核范围为城市建成区

14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

≥60%

15

城市各城区绿地率最低值(%)

≥25%

考核范围为城市建成区

16

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人)

≥5.00㎡/人

否决项;考核范围为城市建成区

17

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

≥95%

考核范围为城市建成区

18

园林式居住区(单位)、达标率(%)或年提升率(%)

达标率≥50%或年提升率≥10%

考核范围为城市建成区

19

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

≥95%

考核范围为城市建成区

20

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

≥80%

考核范围为城市建成区

21

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

≥80%

考核范围为城市建成区

22

植物园建设

地级市至少有一个面积40公顷以上的植物园,并且符合相关制度与标准规范要求;地级以下城市至少在城市综合公园中建有树木(花卉)专类园。

三、建设管控(11)

23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综合评价值

≥8.00

24

公园规范化管理

①公园管理符合公园管理条例等相关管理规定;

②编制近2年(含申报年)城市公园建设计划并严格实施;

③公园设计符合《公园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④对国家重点公园、历史名园等城市重要公园实行永久性保护;

⑤公园配套服务设施经营管理符合《城市公园配套服务项目经营管理暂行办法》等要求,保障公园的公益属性。

25

公园免费开放率(%)

≥95%

考核范围为城市建成区

26

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功能完善建设

①在全面摸底评估的基础上,编制《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或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有专章;

②承担防灾避险功能的公园绿地中水、电、通讯、标识等设施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27

城市绿道规划建设

①编制城市绿道建设规划,以绿道串联城乡绿色资源,与公交、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系统相衔接,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游憩健身、绿色出行的场所和途径。通过绿道合理连接城乡居民点、公共空间及历史文化节点,科学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历史遗存等;

②绿道建设符合《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等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③绿道及配套设施维护管理良好。

28

古树名木和后备资源保护

①严禁移植古树名木,古树名木保护率100%;

②完成树龄超过50年(含)以上古树名木后备资源普查、建档、挂牌并确定保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

29

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

①园林绿化建设以植物造景为主,以栽植全冠苗木为主,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大树移植、大广场、喷泉、水景、人工大水面、大草坪、大色块、雕塑、灯具造景、过度亮化等;

②合理选择应用乡土、适生植物,优先使用本地苗圃培育的种苗,严格控制反季节种植、更换行道树树种等;

③因地制宜推广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

30

立体绿化推广

因地制宜制定立体绿化推广的鼓励政策、技术措施和实施方案,且效果良好。

31

城市历史风貌保护

①已划定城市紫线,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或城市历史风貌保护规划,经过审批,实施效果良好;

②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得到有效保护。

32

风景名胜区、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与管理

①依法设立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的管理机构,管理职能到位,能够有效行使保护、利用和统一管理职责;

②规划区内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或自然遗产严格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与国际公约进行保护管理;

③具有经批准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等规划,严格履行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审批等手续。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