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编制背景是什么
答:“十四五”时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向美丽中国目标迈进的第一个五年,全面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做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和根本遵循。“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由过去的以“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转变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四五”时期,铁力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任重道远,为应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新任务和新挑战,确保铁力市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高。根据国家、省、市要求,结合铁力市实际,铁力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编制了《铁力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本规划以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为主线,以机制创新、模式探索为重点,突出生态优势,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发展理念,实现“绿色转型”建设目标提供重要保障。
二、《规划》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十四五”时期,坚持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推动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形成适合本地的低碳绿色发展模式,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明显增强,全民生态自觉稳步提升。到 2025 年年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加强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推进VOCs和NOx协同减排,保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1%。水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基本消除地表水质量劣V类水体,在剔除环境本底情况下,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有效保障饮水安全,确保呼兰河双河渠国控断面和依吉密河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坚决控制黑臭化发展趋势,城市黑臭水体比例保持0%。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稳中向好,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受污染耕地污染安全利用率达到93%,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固体废物与化学物质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持续加强,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提升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集中治理,加快农村管网建设,强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地下水污染防治,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完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监管机制和行政执法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企业自治实现良性互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机制不断强化,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展望2035年,全市绿色发展成效显著,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基本实现,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更加充足,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社会广泛自觉。空气质量根本改善,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生态系统趋于良性循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基本建成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宜居宜人的美丽铁力。
三、《规划》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规划》是“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主要阐述了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重点项目等。规划期为2021-2025年。
第一部分是背景与形势,系统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并提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部分是总体要求,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根据国家、黑龙江省及伊春市等有关要求,结合铁力市实际,确定了包括水、大气、土壤、生态状况、应对气候5大类12项主要考核指标。
第三部分是规划主要任务,紧密结合《黑龙江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伊春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十一项任务。
一是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二是加强协同管控,全面改善大气质量;三是深化系统治理,打造良好水生态环境;四是强化源头防控,保障土壤环境安全;五是保障声环境质量,营造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六是着力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七是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大力推进“无废城市”;八是统筹生态保护修复,维护铁力生态安全;九是严守生态环境底线,防控风险达到新水平;十是深化改革创新,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十一是坚持全民共建,推动绿色生活全面普及。
第四部分是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加大资金投入,实施精准服务;增强技术支撑,强大技术队伍;加强考核评估,加大管理力度这4个方面为《规划》实施提供保障。
五是投资估算与重点项目,结合重点任务从大气环境综合治理、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土壤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农村环境治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风险防控、环境执法监管8个方面,提出138个具体重点项目。根据重点工程,估算总投资,并提出资金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