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发展的进程中,土地纠纷往往是影响邻里和谐、乡村稳定的一大难题。近日,铁力市工农乡某村的一起土地纠纷,在“四所一庭一中心”的协同努力下成功化解,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力量。
2024年起,村民代某某陷入了土地困扰。本应分得10.22亩土地的他,实际种植面积却仅有7.65亩。巨大的面积差距,让代某某寝食难安,这场土地纠纷如同一场激烈的“拉锯战”,在村里掀起了不小的“风波”。
纠纷发生后,铁力市司法局工农司法所与村委会迅速响应,积极践行“枫桥经验”中“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理念,第一时间介入调解。然而,地邻李某某等人坚称未占用土地,还拒绝第三方测量,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2025年5月,在工农司法所的协助下,代某某向法院提交起诉状。铁力市法院民一庭受理案件后,立即联动“四所一庭一中心”,融入多元解纷机制,与司法所、乡综治中心、村委会展开会商,共同探寻解决之道。
6月20日下午,多方组成联合工作组,冒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实地逐户GPS测量。尽管最终确认李某某等四人未占用代某某土地,调解再次遇阻,但联合工作组的工作人员并未气馁。
他们转变思路,充分运用“枫桥经验”中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方法,一次次与当事人沟通。从邻里情谊到长远发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不懈努力,最终达成和解方案:代某某同意撤诉,在保持每人士地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将垄距从65公分调整为64公分,待秋收后重新起垄,代某某可多种两条垄,最大限度弥补损失。
这场持续已久的土地纠纷,在“四所一庭一中心”的紧密配合、共同努力下,终于画上圆满句号。这一成功案例,不仅展现了“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中的强大生命力,更彰显了“四所一庭一中心”多元解纷机制的显著成效,让矛盾化解在基层,让和谐之花在乡村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