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市桃山镇福兴村位于铁力市东部铁桃公路6.5公里处,由一个居民组组成,全村共有耕地4706亩(其中水田885亩、旱田3821亩),林地面积235亩,水面面积147亩。共有户籍人口308户、864人,常住人口157户441人,村民收入以土地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2019年底全部实现脱贫,现有脱贫户10户16人。2021年福兴村顺利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村两委成员共7人,其中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村委会班子成员5名,含有女性干部1人,党员31名,其中女性党员13人,30岁以下党员6人。近年来,福兴村争先创优,比学赶超,在乡村治理上不断下功夫,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先后获得伊春市级生态村、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等多项殊荣。
“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支部”,实现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核心是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让其在乡村治理中当好“大拇指”,实现治理有效。福兴村党支部发挥“火车头”作用,带领村两委,支部党员干事务实,上下同心,以“党员引领”为支撑,始终坚持深入推进“党建带关键”工作模式,不断加强“五有十化五带”村党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建与村民自治、网格建设、法治建设、环境整治等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建立《村民议事日制度》,对村民的一些矛盾纠纷、争议事项进行调解,积极征求村屯产业项目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共建美丽家园。2023年,福兴村党支部荣获“黑龙江省级党建示范点”,以典型示范带动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引领力、战斗力全面提升。
近年来,福兴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面打造“百姓‘福’,产业发展‘兴’”党建品牌理念,全力推进基层党建与村民自治、网格建设、法治建设、环境整治等工作深度融合;村两委班子成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员激发主观能动性,提高干事执行力,村民积极参与村屯自治;村企共建谋发展,助力村屯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赋能,让村内产业“兴”起来,百姓“富”起来,福气满满。
在积极推进乡村建设的同时,也积极发挥乡风文明引领作用。一是积极培养致富带头人。评选出党员致富带头人5人、种养殖大户党员6人、乡贤6人,形成示范带头作用。二是加强监督和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党员名字命名街”“环境展示微信群”等活动,让村民切实共同参与,同时,设立“乡风文明红黑榜”“红榜”彰显文明,“黑榜”震慑陋习。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稳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探索垃圾不落地模式。近年来,福兴村建设垃圾中转站一座及垃圾分拣、堆肥中心,逐步建成垃圾治理体系。建立《福兴村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福兴村垃圾清运管理机制》制度,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屯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从治脏、治差入手,进行垃圾污水治理和农村卫生厕所改造,提升乡村“颜值气质”。
村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实现全覆盖,村级书屋、村级卫生室文化广场、体育活动广场、党建及历史沿革展馆配备齐全;2017年起,福兴村开始实施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项目,为了让改造更好地适应村民需要,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逐一入户登记排查村民家中房屋、庭院详细情况,现全村157户房屋改造实现全覆盖,污水、燃气管网实现全入户,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福兴村“守望幸福”志愿服务队按照“守望相助幸福福兴”总体思路,以“巾帼暖人心”、“点亮‘微心愿’”、“爱心超市”、“道德银行”等品牌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注入了新活力。
村内建立工作网格2个,配备专职网格员2人,并制定网格党小组职责清单,明晰包管理、包服务、包教育、包提升事项,使党员服务群众层次清晰、任务明确、覆盖全面。发挥网格员根植乡土、熟悉乡情民情的优势,以主动创稳、安全排查、禁毒踏查、道路交通安全劝导、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为重点,组织网格员入户走访,全面掌握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为群众纾难解困,为乡村治理贡献力量。
将乡村振兴工作与特色产业培育、帮助农户增收紧密结合,福兴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凝聚起来,依托菜园革命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在福兴村党员带动下,通过“抢前抓早签订单”“精准落实兑订单”“党建联动促订单”方式,全村参与菜园订单农户达100余户,种植蔬菜种类涉及茄子、西红柿、土豆等12个品种,预计户均年增收可达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