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知识】全国“质量月”知识宣传
什么是“质量月”活动?
“质量月”活动始于1978年,是在国家质量工作行政主管部门的倡导和部署下,联合国家相关部门并发动广大企业和全社会积极参与,以多种形式于每年9月份组织开展的为期一个月并旨在提高全民族质量意识和质量水平的全国范围内的质量专题活动。
你是否知道“质量月”活动的由来?
我国于1978年举行了第一次全国“质量月”活动。当时正值“文革”结束,国民经济正处于缓慢恢复期,许多企业存在着严重的生产效率低以及质量较差等问题。为此,原国家经贸委于1978年6月24日向全国发出了关于开展“质量月”活动的通知,决定9月份在全国工交战线开展“质量月”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质量第一”的思想,树立“生产优质品光荣、生产劣质品可耻”的风尚。
你清楚 “质量月”活动的发展历程吗?
第一次“质量月”活动
1978年8月31日,原国家经贸委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了全国“质量月”活动广播电视动员大会,出席会议的有李先念、余秋里、方毅、陈慕华、王震、谷牧、康世恩等7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动员大会召开后,由原国家经委主任及副主任带队、国务院各工业部门的领导参加,分头到全国各地检查产品质量。
“质量月”活动中止
1985年,在连续开展了7届“质量月”活动后,“质量月”活动的各项内容已基本成为广大企业的自觉行动,为避免在一年里设置过多的专题活动月,国家决定停止“质量月”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部署,但“质量月”活动的相关内容仍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重新恢复“质量月”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全社会对质量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6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明确提出要继续开展全国“质量月”活动。因此,从1997年开始,我国又正式恢复了一年一度“质量月”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部署。
你知道2023年中国“质量月”的主题吗?
增强质量意识,推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