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王杨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司法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对照市委法治建设有关工作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筑牢法治思维防线,确保法治建设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现将2023年以来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举措
(一)坚持党建引领,构筑法治建设之“根”
王杨乡党委、政府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伊春市和我市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改革、谋发展、促稳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一是切实强化组织领导。我乡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始终把坚持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乡工作的重要抓手,党政主要领导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进一步强化了对本乡法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乡党政主要负责人依法履行职能,重大行政决策均经过集体讨论,积极推进全乡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带头开展行政执法理论知识学习,并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行政能力,促进我乡法治环境提升。二是切实强化工作部署。党委政府每年至少召开1次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听取并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重大问题,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专门研究并作重要部署,根据全年重点工作提出我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并将各项任务予以分解落实。三是切实强化法治教育。依托周五学习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相关法律知识,并组织开展了全体机关干部、村委会成员共219人次参加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一系列相关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门、全覆盖法治工作培训轮训,切实筑牢思想根基,确保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二)坚持依法行政,构筑法治建设之“基”
王杨乡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统筹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做到依法全面履行职能。一是全力推进政务公开。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以公开为常态,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将财政预算、重大项目审批和实施及我乡广大村民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信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平台及时予以公开,2023年,在政府网站公开政务信息45条,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政务信息1018条。二是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紧紧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要求,积极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承接两个批次20个审批事项,便民服务大厅办件量达到1133件,真正打造了“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一流营商环境。三是切实抓住“关键少数”监督。严格督促党政班子成员和各站办所负责人依法行政,通过党委会议、乡长办公会、专题会议和周例会,引导督促班子成员和各站办所负责人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同时,自觉接受乡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切实改进全乡各方面工作。2023年,共承办乡人大主席团提出的涉及产业项目、铁科占地、高标准农田等问题建议20件,已全部办复,办复率100%,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为100%。
(三)坚持服务群众,构筑法治建设之“骨”
把为农民群众办实事作为根本目标,着力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法治热点、问题难点和内心痛点。一是全面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组建了“十户一体”管理体系、“律师+村干部+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综治网格员”基层治理体系,建立了“诉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工作机制,坚持“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构建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2023年,累计调解处理矛盾纠纷107件,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达97%以上,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问题就地化解”。截至目前,我乡9个行政村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全年共组织法律顾问集中解答法律咨询活动7次,共计服务对象800多人次。二是大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以村公共法律服务室为依托,成立了由司法所、法援中心、专业律师、法律公证等部门组成的“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法律服务团队,深入开展“遵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活动,累计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深入招商企业开展乡村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共为企业提供法律上门服务17次。组织开展了面向家庭的普法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村民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风尚,累计发放普法资料5000余册。通过“一条龙专业化”精准惠民系列服务,村民之间相处更加融洽、邻里之间更加和谐、干群之间更加紧密,全乡各村处处焕发出了蓬勃生机和活力。三是构建法治建设“新阵地”。充分借助建设村“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村民自治试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品牌效应,建成了建设村法治文化主题广场,占地近3000平方米,并设置了8大主题板块12个方面法治宣传立牌,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主题,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学史明理、用法为善、违法必究”20字为导语,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中选取41条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法律法规禁止性规范为主要内容进行展示,引导农民群众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23年,我乡在推进法治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法治建设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不够高,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法治宣传形式比较单一,还停留在简单的悬挂横幅、标语、发放资料等;三是法治意识还不够强,全民学法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加强干部依法行政的学习培训。把干部学法用法情况,是否具备法治观念、掌握与履行职责有关的法律知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是完善行政执法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我乡将进一步加强在新的执法体制下有效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效能上开展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行为,以考评落实制度,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培训,迅速适应在新的执法体制环境下开展行政执法工作。
三是加强法制教育宣传,营造浓厚法制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开展多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面向全乡认真开展法律法规咨询和解答工作,进一步提高全乡公民法律素质。进一步加强基层法治建设和企业法治建设,做到“普法、学法、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