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在铁力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和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2023年经济运行平稳发展。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初步核算,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1028653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6%,位于伊春市第3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2245万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347932万元,下降3.5%;第三产业增加值278476万元,增长6.5%。三次产业比39。1:33.8:27.1;一产和三产分别正向拉动全市GDP增速3.2和2.1个百分点,二产负向拉动全市GDP增速0.7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贡献率分别为69.3%、-14.4%和45.1%。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 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良好,畜牧业平稳增长
(一)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良好,种植业增长较快
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3645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6%,位于伊春市第1位。其中,农业产值419424万元,增长8.5%;林业产值47721万元,增长10.2%;渔业产值14681万元,增长7.3%;畜牧业产值163239万元,增长2.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8580万元,增长5.8%。
(二)规上工业同比下降,产品产量“5增3降”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5%,位于伊春市第5位。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0.8%;制造业增加值下降2.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7%。从重点企业看,鹿鸣钼矿增加值下降1.2%,比1-11月回落2.3个百分点。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全市规上工业8种重点产品,5种产品产量实现正增长,其中中成药、铁精粉、锌金属含量、木制家具和铜金属含量,分别增长2.8%、22.3%、14.2%、36.6%和21.4%;大米、乳粉和钼精矿,分别下降1.9%、25.5%和3.3%。
铁力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与伊春市对比情况
(三)市场销售趋于活跃,重点企业拉动作用明显
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位于伊春市第8位。从医药行业看,汇通医药连锁有限公司零售额增长0.2%,康育嘉医药连锁有限公司零售额增长15.2%,大方圆医药有限公司零售额增长36.4%,拉动线上零售额增速8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投资短板依旧存在
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5.8%,位于伊春市第5位。从新项目看,新入统项目36个,比上年同期减少20个,计划总投资增加40.4%。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325916万元,占全部投资比重95.1%,下降12.2%,民间投资16615万元,下降52.7%。从重点项目看,续建项目铁力至伊春铁路建设项目本年完成投资22亿元,较去年减少投资5.5亿元,影响全市投资增速。
铁力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伊春市对比情况
(五)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内资外贸一升一降
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868万元,同比增长75.8%;税收收入19300万元,增长7.8%;税收占比为28.4%;外贸进出口总额7169万元,同比下降3.03%,位于伊春市第8位;实际利用内资额170235万元,同比增长38%,位于伊春市第2位。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业结构偏重。重点企业鹿鸣钼矿11月和12月机器检修,11月和12月当月产值分别下降18.5%和32.9%,鹿鸣钼矿增加值下降1.2%,比前三季度回落2.3个百分点;其余19户规上企业的拉动作用有限,难以平衡重点企业波动带来的影响。二是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下降。得天独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月开始停产和海吉兴商贸有限公司四季度停业,分别负向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15.6个和1.5个百分点。四是建设项目接续不足。本年新开工项目数量和重点项目规模萎缩,基础设施项目铁力至伊春铁路建设项目随着开工逐步接近尾声,计划投资减少5.5亿元,负向拉动全市投资明显。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扩大农林牧渔业规模化生产。加大设施投入力度,积极推广科技农业,优化种植结构,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种植高附加值品种,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发挥金新农和新望生猪养殖,以及湖羊养殖的示范带头能力,加快入栏补栏,增加存栏,稳定出栏,提高牲畜防疫指导与宣传力度,为畜牧业稳定生产保驾护航。
二是进一步推进规上企业培育力度。聚焦临规企业,加强服务和要素保障,做好跟踪服务,全力推动更多企业入规入统,争取早日投产达效。积极引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的优势项目,全力推动更多项目转企入规形成工业经济新增量。
三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按照铁发《关于振兴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和铁办发关于修订《铁力市发展产业项目激励政策》的通知,鼓励临限法人企业和个体纳入到限额以上单位名录库内;同时加大对重点商贸企业和个体的监测力度,对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诉求,及时给予政策上的扶持,解决实际困难,企业和个体健康稳定发展。
四是加强项目储备扩大有效投资。加强项目谋划,聚焦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加大招商引资一批产业链延伸项目、补充短板项目,增强优势项目储备,增强全市投资发展后劲。项目建设单位加快对已完成工作量的结算和计量,按照“报数即准备佐证”要求,提前做好凭证搜集工作,及时反映投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