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时  效:
名  称:
关于铁力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铁力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3-12-05 11:11来源:铁力市发展和改革局访问量:
字体:

关于铁力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419日在铁力市第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市发改局局长

书面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我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请予审议。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要经济指标加快巩固恢复,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省上游,社会民生明显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保持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和谐稳定。

(一)主要经济指标巩固提升恢复向好。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7亿元,同比下降17.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8亿元,同比增长7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经济同步

(二)三次产业经济多业并举、协同发力。农业经济稳中提质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62.2万亩,粮食产量超10亿斤,大豆种植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0.9%。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个,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9%,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5%。林下经济快速发展27个农林产品成功申报“黑土优品”品牌标识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10.6万亩,中药材加工企业24家,年加工能力8300吨以上。畜牧业稳健发展综合屠宰场投产试运营,全市生猪存栏15.9万头出栏28.2万头,湖羊养殖量1.45万只,林蛙产量156吨,冷水鱼产量94吨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6.8%。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克服鹿鸣矿业产量下降,桃源热力、伊林菌业等4企业停产等影响,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实现正增长。加大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密切关注规上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积极兑现“20条”、伊春市“24条”及我市“25条”等系列惠企政策葵花药业、福生冷冻等企业实现提档升级,黄金智能电子腕表、金刚石规模化生产项目有序推进。全年共计培育临规企业2户、科技型中小企业16户、创新型中小企业5户、外贸企业1户,3户企业实现两化融合贯标。第二产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2%。第三产业活力迸发。制定实施《2023年铁力市冬季旅游工作方案》,推出冬季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乡村游、康养游、冰雪游发展新格局,入选文旅部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预计全年旅游收入达到 10.6亿元,旅游人数241.5万人。开展全市促消费活动,全年组织发放电子消费券6次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达到27.1亿元,同比增长11.3%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7763万元,同比增长5%。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7%。

(三)要素发展动能加速释放、活力强劲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打造高品质招商宣传矩阵,鼓励企业参加哈洽会、绿博会等经贸交流开展外出招商活动53次,取得招商项目线索99条,成功签约项目10个,签约额达47.1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预测完成22万美元。有效投资持续发力。全年实施68个重点项目,年丰200MW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哈伊高铁顺利完成年度任务,项目开复工率达到100%,完成投资36.3亿元,项目“四率”伊春排名前列。争取到老旧小区、污染治理、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中央预算内项目10个,到位资金2.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2.9%和28.7%,争取到一般债券6.38亿元、第一批增发国债8800万元。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高效落实省和伊春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推进,以指标工作专班为落实主体,对标提升、比学赶超的氛围初步形成,年内新增市场主体2817户。在伊春市2023年度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前三季度考评中,我市总分和排名均一位

(四)社会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稳固提升。坚决兜牢“三保”底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87.4%。公共服务优化提升。坚持优质资源向薄弱学校倾斜,投入1032.7万元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统筹做好传染病防控、防范和应对。社会保障更加完善。新增城镇就业3042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实现了参保人员大病保险全覆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699户更新供热、供排水管网实施庭院及道路硬化建成口袋公园1处,开放公园 建议修改为 城市共享绿地2处增划小区停车位1100处城市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98.9公顷,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667.8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4.78%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整治”向“提质”升级持续优化生态环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预计达84%。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大力开展城镇燃气、自建房屋等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黑恶犯罪强化动态排查,严防滋生。

在全面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是产业结构仍需优化。经济体量总体偏小,三次产业发展不够均衡,构建“多点支撑、多元发展”产业格局依然任重道远。二是资源优势转化不足。资源开发利用转化不够,有影响力的企业较少,与发达地区和省内兄弟县市还有差距。三是民生保障仍有短板弱项,群众重点关注的教育、医疗、供水供热、物业等民生领域仍有短板弱项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

2024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幅。为确保计划目标顺利实现,着力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加快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增强“发展动力”。紧紧围绕4+2+N”产业体系有针对性地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推进农业巩固提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黑土地保护,加强科技增单产,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加快推进“四个农业”,持续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壮大特色产业,围绕农林食品产业,做好绿色有机食品延链扩量文章,加大“铁力大米”等地标产品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重点推进生猪、肉鸡全产业链条发展,实现加工环节收益最大化。依托葵花药业、喜人药业等企业基础,引进一批优质的中药制造企业,推进中药饮片规模化、一体化加工,加强产品研发,形成特色中药饮片品牌。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坚持培优和做大相结合,积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拓展数字经济”,积极推进“智慧矿山”“绿色矿山”建设,主动做好省级科技孵化器的申报和建设。壮大“生物经济”,支持企业开展生物技术、生物育种、生物药品研发创新,培育产业集群,推动安嘉乳业仓储库、耐磨球生产线技术改造、金刚石、黄金智能电子腕表项目早日开工达产,加快培育工业经济增长新动能。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冰雪经济”“创意设计”与民俗、民宿、餐饮、游乐互动融合,谋划系列旅游特色活动。完善乡村民宿发展配套服务,促进“冰雪+”旅游、文化和体育深度融合。加速电商云仓建设,激活消费新动能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提振批零住餐等接触性消费,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全力提升三产活跃度。

(二)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力度,扩大“有效投资”。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高效率投资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扩大有效投资紧盯项目“四率”,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包保机制,抓好重点项目投资管理,强化项目调度,紧盯风力发电、小白河水库等拉动力强的重点项目,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加大招商引资步伐狠抓招商项目落地,密切跟踪推进央企项目投资意愿,做好项目落地服务保障。积极参加经贸交流活动,吸引更多企业到铁力投资兴业。提升资金争取质效。科学研判国家投资导向,强化项目谋划储备,紧抓东北振兴、乡村振兴、防灾减灾、城镇补短板等政策机遇,最大限度争取国家和省政策、资金、项目落户铁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赋能。

加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激活“城乡动能”。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能级,持续扮靓美丽乡村提升城市建管水平进一步完善城区路网脉络,高水平推进城镇管网治理,持续完善市级管网系统。积极争取老旧小区改造资金,力争在“十四五”时期内实现老旧小区改造全覆盖。扎实推进小白河水库、中俄燃气管线等民生重点项目,全面提升城市供给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开展河湖岸线清理和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强化移动源排放监督管理,加强农村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衔接,保障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安全,全力打好蓝天、碧水、黑土”保卫战。打造乡村宜居环境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聚焦“4+2”重点任务实现农村人居环境从“整治”向“提质”升级

(四)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幸福指数”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上察实情、办实事。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切实防范和有效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举办公共就业专项活动,化解企业用工难问题。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感深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提高教育教学综合质量持续发挥三馆、健身中心等场馆阵地作用,继续举办“骊马放歌”“兴安铁力杯”等全民文体活动,全力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平衡发展。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持续深化枫桥经验实践,弘扬新时代北精神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局面

(五)加速推进重点领域改革释放“发展活力”。坚持问题导向,稳慎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释放发展活力动力。深化关键环节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探索国有资产运营模式,努力实现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的稳定增长。全面落实党政机构改革任务,统筹做好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提升运管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出台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发挥“大兵团”联动攻坚作战优势,深入落实“八步工作法”,持续巩固指标优势。精准推进民生改革。稳步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努力让群众享受到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各位代表,2024年既是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又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明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攻坚克难,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以奋发有为的昂扬姿态,谱写铁力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分享到:
TOP 打印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