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王杨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司法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铁力市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不断夯实法治根基、补足法治短板、激发法治内生动力,为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举措
(一)聚焦旗帜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我乡始终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将其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全面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坚持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全过程,不断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政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检查,始终把法治建设摆在全乡工作的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党委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将法治建设纳入发展乡政府工作报告和年度工作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不断推动法治工作实现新进步、迈上新台阶。二是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紧盯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部署、宪法、民法典、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加强法治建设相关的党内法规制度以及其他各类国家法律法规列入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常态化重点学习。同时,专题学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2次、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1次,着力提升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持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三是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切实加强执法人员法律专业知识和执法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和能力水平。2024年,我乡自行组织全部行政执法人员开展相关培训6次,进一步提升了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二)聚焦依法行政,持续增强行政效率和公信力
一是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以公开为常态,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将财政预算、重大项目审批和实施及我乡广大村民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信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平台及时予以公开,2024年,在政府网站公开政务信息62条,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政务信息390条。二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要求,积极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便民服务大厅办件量达到1434件,真正打造了“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一流营商环境。同时,将重点项目实施、社会公益事业、提案建议办理等老百姓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宣传栏、公众号等方式及时予以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主动接受群众质询,不断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三是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自觉接受乡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切实改进全乡各方面工作。2024年,共承办乡人大主席团提出的涉及扶贫产业、高铁占地、高标准农田等问题建议11件,已全部办复,办复率100%,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为100%。
(三)聚焦法治为民,推动形成社会治理法治化格局
一是着力营造良好氛围。坚持以“八五”普法思想为引领,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线,结合我乡实际,注重把持续提升全乡农民法治素养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解读、“法律明白人”培养、“人民调解员”培训,深入开展了“宪法”进校园活动,利用农民大集、农村广场、农村广播、微信群等多种载体,将与农民有关的法律法规普及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通过举办各种活动,逐步引导农民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2024年,共举办法治宣传活动14次、发放微信类信息1100多条、发放宣传单宣传图册2600多张、悬挂和张贴宣传标语70多条。二是不断加强基层治理。深化“1+4+N”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推广“苏江工作室”经验和做法,推动全乡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达到了97%以上;全链条闭环化解矛盾纠纷,全乡组织排查矛盾纠纷30余件,收集并办结意见建议15条,持续开展“跟进式”回访服务,严防矛盾纠纷再次发生;创建“1+9+N”困难群众服务保障体系,在全乡范围内累计排查重点群体275户553人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三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健全完善了12个人民调解组织,并充分发挥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明白人”的作用,对婚姻家庭、邻里、房屋宅基地、土地等矛盾纠纷,做到关口前移、提前介入、及时发现、就地化解,让农民只跑一地,为农民提供“一扇门渠道”诉求表达。同时突出综合惠民精准服务,为村民提供了“一条龙专业化”社会互助。充分发挥驻村律师、法律服务、法律指导作用,为孤寡老人五保户提供法律支持3次。2024年,共接待来人来信来访179人次211起,其中,口头调解187起,就地化解21起,调解处理2起,司法程序处理1起,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达90%以上,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问题就地化解。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24年,我乡在推进法治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由于专业人员短缺,难以满足全乡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二是普法宣传不够深入。普法宣传采取传统方式较多,与群众生产生活结合的不够紧密,宣传方式单一、群众参与度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继续强化学法用法,增强干部法治观念。继续落实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学法,把学习党章党纪和法律法规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党政联席会议议题重要内容,并强化学习实效。积极谋划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着力提升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牢固树立“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基本法治理念,注重通过法治实践,促进政府工作人员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从而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二是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树牢群众法治意识。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体部署,制定实施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利用支部“三会一课”、每月党日活动等时机开展法治宣传和学习。结合全民国家安全日、民法典宣讲、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等特殊节点,部署开展普法、禁毒,安全生产、国安宣传教育等工作。结合“ 最美王杨”公众号转发和发放资料等方式方法,营造学法普法的浓厚氛围。
三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送法律进村入户增强村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抓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努力把各村的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做好防火、道路安全及信访维稳值班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定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