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铁力市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的落实意见(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修改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yctls_nw@163.com邮箱。
联系单位:铁力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0458-2239067
铁力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2月10日
铁力市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的落实意见
(征求意见稿)
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为保障我市粮食作物和畜产品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落实意见。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利用好、保护好黑土地,加强地下水保护,发挥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非转基因优势,综合采取机械化、科技化、水利化等措施,坚持数质并重,拓展供给来源,增加供给总量,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加强农产品储备和加工业发展,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努力构建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稳固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为全省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做出我市贡献。
二、基本原则
立足市情,分类施策。综合考虑我市农业生产实际、农产品重要程度等因素,合理确定生产优先发展顺序,分品种明确保障策略,将有限资源优先用于必保品种,稳固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统筹兼顾,绿色发展。加强黑土地保护和地下水保护,统筹利用耕地、林地、河湖等多种资源。发挥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非转基因优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化、优质化,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政府管控 style="FONT-SIZE: 16pt; FONT-FAMILY: 仿宋; mso-spacerun: 'yes'; mso-font-kerning: 1.0000pt">
市场调节,政府管控。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农产品供求,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三、任务目标
结合我市农业实际,将重点保障的农产品分为二大类:第一类是调出类农产品,包括水稻、大豆、生猪、禽肉;第二类是自给的农产品,包括玉米、牛肉、羊肉、蔬菜、水产品、乳制品、禽蛋。为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新趋势,到2030年:
(一)为省和国家做贡献调出类农产品6项
——水稻。抓好优势区粳稻生产,播种面积80万亩左右,产量保持在42万吨左右,满足口粮需求后还可调出原粮或加工产品41万吨左右。
——大豆。推广高产高油高蛋白大豆新品种,播种面积58万亩左右,产量保持在8万吨左右,可调出原粮或加工产品7万吨左右。
——玉米。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单产水平,扩大玉米大豆轮作。播种面积30万亩左右,产量保持在17万吨左右,满足需求后还可调出原粮或加工产品5万吨左右。
——猪肉。推进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优化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布局,稳定生产能力。生猪饲养量达到200万头,猪肉产量达到15万吨左右,可调出14.5万吨左右。
——禽肉、禽蛋。禽肉产量持续增长,达到4万吨以上,满足我市需求还可调出3.5万吨以上;禽蛋产量持续增长,达到0.5万吨以上,满足我市需求还可调出0.3万吨以上。
——乳制品。生鲜乳产量达到0.4万吨左右,奶源自给率保持100%的基础上,可调出0.3万吨。优化产品结构,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
(二)确保自给的农产品4项
——牛肉。产量达到0.6万吨左右。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全面提高牛肉自给率。
——羊肉。自给率达到20%,羊肉产量稳定在0.06万吨左右,推动发展规模化养殖。
——蔬菜。播种面积发展到0.6万亩左右,产量2.2万吨左右,满足我市夏秋季节需求。
——水产品。养殖面积1.3万亩,产量达到0.28万吨左右。
四、重点任务
(一)提升粮食综合生产保障能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殷切嘱托,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严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继续稳定水稻、玉米、大豆三大粮食作物优质生产,确保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双稳定”。计划新建30万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生态友好、适宜机械化作业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发展农业科技项目,推动良种、良机、良法、良田深度融合,重点推广绿色统防统治、水稻侧深施肥、大豆标准化栽培、玉米标准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普及率和贡献率。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促进农机技术升级,支持创建规范化农机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标准化水平。到203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68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13亿斤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局、各乡镇、“南三局”公司)
(三)提升乳制品生产保障能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让祖国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的殷切期望,深入推进实施奶业振兴计划,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依托以澳骊源生鲜乳、鑫茂源冰棍、安嘉乳业等乳制品加工企业建设标准化示范奶牛场。积极发展奶牛规模化家庭牧场,提高养殖水平和原料奶质量。培育适度规模奶牛养殖主体,坚持“引、育、繁”相结合,支持加快引进活体良种、优质冻精等遗传物质。到2030年,奶牛存栏发展到0.1万头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各乡镇、“南三局”公司)
(四)提升蔬菜生产保障能力。结合我市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选择适销对路品种,做强优势品种,发展特色品种,挖掘潜力品种。加快蔬菜产业化、组织化进程,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农机农艺、良种良法技术结合,集成推广绿色轻简化生产技术模式。结合“菜园革命”,重点在年丰乡、铁力镇、工农乡发展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提高加工、贮藏和市场开拓能力,发展蔬菜专业村,提高蔬菜产能,加快绿色有机蔬菜及精深加工,充盈我市“菜篮子”。到2030年,蔬菜面积发展到0.6万亩左右。(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南三局”公司)
(五)提升水产品生产保障能力。加强水产苗种基地建设,增加养殖新品种,推进水产品健康养殖。充分开发利用水体养殖空间,提高水面单产水平和生产能力。加快品种结构调整,进一步扩大特色水产品养殖规模,着力推进水产品养殖发展。到2030年,养殖面积稳定在1.3万亩。(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各乡镇、“南三局”公司)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农业副市长任组长,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人社局、市林草局及各乡镇、“南三局”公司为成员的铁力市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负责统筹推进各项措施落实。相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上下联动,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有序推进。
(二)加大农业投入。积极争取国家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和生猪(牛羊)调出大县政策,认真落实国家最低收购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耕地轮作补贴、稻谷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广泛调动广大农民发展高产优质粮食生产积极性。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努力形成多元化投入新格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
(三)发挥主体作用。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和家庭农场培训,开展农业生产技术、管理经验交流活动,支持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扩量,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鼓励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户发展成为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开展适度规模经营。(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
(四)发展数字农业。争取政策,建设数字农业平台,积极与省级农业大数据平台无缝对接,整合农业数据资源,建立全市统一的农业大数据目录、数据开放体系和省级农业数据共享平台,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用数字化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
(五)完善储备制度。优化布局和品种结构,保持合理储备规模,充分发挥调控市场、稳定价格的协同效应。完善管理体制,健全运行机制,加强安全管理,增强安全保障能力。特别要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农产品经营企业保持合理商业储备。(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