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调查规程》解读
《地籍调查规程》(GB/T 42547-2023)是由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等单位牵头起草,并得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一项国家标准。该标准自2023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旨在规范地籍调查工作,确保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不动产的权属调查和测绘工作的准确性和标准化。
一、主要内容解读
地籍调查指标体系的构建:《规程》建立了一个涵盖所有不动产类型的地籍调查指标体系,这有助于统一和标准化地籍调查的数据收集和处理。
工作程序的规范化:《规程》严格规范了地籍调查的工作程序,确保了调查的系统性和规范性。这包括了从权属调查到地籍测绘的全过程,以及成果的管理。
权属调查的重要性:权属调查是地籍调查的核心,它要求在全面查清权属状况、做好指界工作的基础上,以权属调查确定的界址点、界址线为依据开展地籍测绘。
技术要求和成果管理:《规程》对地籍测绘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精度要求、数据质量控制等,并统一规定了多要素的地籍调查成果内容。
质量目标的明确:《规程》明确了地籍调查成果的质量目标,即“权属清楚、界址清晰、面积准确”,这有助于提高地籍调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籍数据库建设:《规程》提出了统一的地籍数据库建设规定,强调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以便于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共享。
二、执行和监督
地籍调查的实施主体应按照“谁需要、谁组织”的原则确定,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提供基础资料和必要的指导。
地籍调查机构的选择应遵循政府采购规定,不得违规指定或变相指定。
建立健全的地籍测绘投诉机制和工作质效评价机制,确保调查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地籍调查规程》的实施对于提高地籍调查的质量和效率、保护权益、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一标准的执行,可以确保地籍调查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为相关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关文件:GB/T42547—2023地籍调查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