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依据
根据《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黑龙江省“十四五”黑土地保护规划》(黑政办规〔2021〕40号)《伊春市“十四五”黑土地保护规划》(伊政办规〔2022〕23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二、工作目标
1.保护面积。到2025年,黑土地保护技术在永久基本农田和划定的“两区”实现全覆盖,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示范区面积达到45万亩。
2.保护目标。到2025年,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示范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1克/千克以上;旱田平地耕作层平均达到30厘米以上,坡耕地耕作层平均达到25厘米以上;水田耕作层达到20-25厘米。到2030年,示范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比2025年提高1克/千克以上。
3.保护效果。到2025年,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2亿斤。
三、重点工程及建设任务
(一)数量管控工程
1.严控耕地保护红线。2.严格国土空间用途管制。3.严格土地执法。
(二)水土保持工程
1.治理坡耕地。2.治理侵蚀沟。
(三)田间配套工程
1.推进农田灌排体系建设。2.推进田间道路建设。3.推进田块整治建设。
(四)地力提升工程。
1.实施耕地深松作业。2.实施保护性耕作。3.实施有机肥还田。
(五)生态保护工程
1.节约化肥投入。2.节约农药使用。3.节约利用水资源。
(六)监测信息工程
1.建立黑土耕地监测网点。2.建立实施效果评价制度。
四、区域布局及保护措施
根据我市自然、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土壤类型及农业生产实际等因素,将黑土耕地划分为平原旱田、坡耕地和水田3个类型区。
(一)平原旱田类型区。主要分布在桃山镇、神树镇、工农乡和林草局等地,土壤类型以草甸土、黑土为主。
(二)坡耕地类型区。主要分布在双丰镇,土壤类型以暗棕壤、黑土为主。
(三)水田类型区。主要分布在双丰镇、王杨乡、年丰乡、铁力镇等大部分乡镇,土壤类型以黑土、草甸土、水稻土为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强化政策支持。
(三)创新服务机制。
(四)加强主体培育。
(五)强化依法保护。
(六)加强宣传培训。